close

20171113

今天教的是丙級麵包檢定內的兩個品項,授課老師是湯彩群老師。三樣材料的攪拌順序是甜麵包→圓頂葡萄乾吐司→奶酥餡。甜麵包的麵糰和吐司的麵糰在打好之後陸續送去發酵,接下來才打奶酥餡。

重點紀錄:

甜麵包:

1.做麵包時,水要最後秤。

2.做好幾個品項,裡面有奶酥的時候,奶酥的蛋要先秤好,要完整的蛋,蛋量不能增減,奶酥不加水,唯一的水份來源就是蛋。

3.酥油要最後下。

4.剛開始攪拌要用1速(低速),避免材料飛濺,接下來就可以用2速(中速)攪拌。

5.水不要一口氣全下,要視不同的粉,不同的吸水性來調整,留約10CC的水。(今天給的材料和配方,已經試驗很多次了,所以可以一次全下。)

6.麵糰初次成形,稱為拾起狀態,這個時候的麵糰很黏,一拉就斷(沒有韌性);接下來又會攤開,又再次成形,此時就稱為捲起狀態。要注意缸內的麵糰有沒有攪拌到,如果有黏在缸邊或攪拌器上的,要記得刮下來讓麵糰都攪拌到,不然到時候這些沒攪到的材料就變成損耗了。

7.空氣的濕度高低,會影饗成糰。

8.接下來麵糰會愈攪拌愈光滑,此時麵筋開始擴展。

9.如果有麵糰掉出來,要刮起來或撿起來;直接用濕抹布擦,反而會讓麵筋黏在抹布上,反而不好清洗。

10.當麵糰攪拌到可延伸拉出薄膜,就表示擴展好了。(也有人稱為七分筋)

11.接下來就可以加入酥油,用1速(低速)攪拌,等到酥油都吃進麵糰裡,就可以轉2速(中速)攪拌。

12.因為油會切斷麵糰,阻礙麵糰成形,所以酥油要後加。

13.麵糰打到擴展完成的狀態,有人稱為『三光』,即麵糰光滑,手光滑,機器光滑。

14.甜麵包的麵糰,不用打到完全擴展,只要約八九分的狀態就好。測試麵糰的擴展程度,可以將薄膜輕拉到自然破掉,如果破的洞是很光滑,就是完全擴展;如果破的洞邊緣仔細看是呈鋸齒狀,則是9分的狀態。

15.麵糰打好就可以滾圓(讓表面形成一層膜,裡面空氣才不會跑出來),接下來秤麵糰重量(在這時可以做第一次確認是否材料都量對,還有機會即時補救),再來測量麵糰溫度(將溫度計從旁邊插入到中間點測量,理想溫度是28度,若高就要縮短基發時間;若低就要延長基發時間。)接下來將麵糰蓋上塑膠紙,放入基發箱發酵(原則上是1個小時)。

16.從基發箱將麵糰拿出來,目測麵糰膨脹成兩倍大,或用沾手粉的手指將麵糰直直戳洞,觀察洞不會回彈,不會膨脹,就表示基發完成,可以進行下一個動作(分割)!

17.配方是做60克甜麵包18個,所以要將麵團攤開,分割成18個小麵糰,拉開時要保留光滑表面,盡可能不要弄破表面,用磅秤秤每個麵糰是否為60克重(加減1公克是可允許的)。有多的切掉,有少的補足(要補在麵糰下方,還是要保持表面光滑漂亮),保持每個麵糰方正、整齊擺放。

18.分割好再次滾圓:先拍扁(用意在將空氣拍出)→搓圓(讓表面光滑平整,這個動作需要多練習,會影響成品的漂亮與否,今天成品出來,很多同學都被指出成品不夠平整,就是這個步驟沒有做好)→底部捏一下。剩餘的麵糰要交出(因為算的損耗是5%,所以餘料不能超過5%,超過就表示一開始材料秤錯了!)

19.接著再蓋上塑膠紙放入基發箱裡,讓麵糰鬆弛,這個動作也稱為二次發酵,時間在10~15分鐘左右。

20.鬆弛好的麵糰,就要開始包入奶酥餡。先將麵糰空氣拍出,翻轉將底部朝上,一口氣將餡料包(壓)進麵糰裡,用五爪拉起的方式,四面八方抓起、轉圈,然後將聚集點按壓。這樣到時作出來的成品,就會高於五公分,包餡點正中不漏餡。

21.包餡完就可以擺到烤盤上,要注意要前後放,讓麵糰有長大的空間(我們今天就忘記這件事情,結果後發完,長大的麵糰都碰在一起了..)

22.進烤箱前,要在麵糰上方均勻的灑水。這個動作可以讓麵糰在進烤箱後,放慢變乾結皮的速度,可以有時間再發酵長大,烤出來的麵包會更蓬鬆漂亮。

23.烤了8分鐘之後,將麵糰調頭再進烤箱,這時可檢查一下麵糰是否已經均勻上色(有才掉頭),動作不要太久,避免烤箱溫度快速降低,溫度不夠,就會影響成品。

24.時間到就可以出爐,確認一下麵包有沒有熟(輕按會回彈),出爐後要盡速重敲,將裡面熱空氣排出,避免熱空氣熱脹冷縮讓麵包縮水。

 

奶酥:

1.奶酥材料裡沒有麵粉,在這種狀況下,會以用量最多的材料當100%的材料。奶酥的材料裡面以奶粉最多,所以奶粉比例為100。

2.奶酥材料裡沒有水,唯一水份的來源是蛋,所以蛋的比例很重要,不要隨意更動。

 

圓頂葡萄乾吐司:

1.

2.

 

丙檢與其他注意事項:

1.若像今天有三樣東西一起做,都有用到蛋,先計算總共需要用到的蛋量(顆數),再分三份。奶酥的蛋要最先秤(要全蛋,蛋量不能有增減),再來秤甜麵包的蛋,最後再秤吐司的蛋。因為秉持著不要浪費的精神,若已經知道用5顆蛋會剩下超過1/2的蛋,則通常會使用4顆蛋,吐司不夠的蛋部份就用水代替;若用5顆蛋會剩一些些,還是使用5顆蛋,多餘的部份也是用在吐司裡,若多20g,則水量就少20g。蛋白裡有大量的水份,所以水可以取代蛋,可是蛋不能取代水,並且還要看今天做的東西的特性來判斷是不是能蛋水戶相替補。

2.丙檢考的是一種態度,所以監評重視的是考生的禮貌、衛生。一進考場就要先洗手(否則-20分),隨時保持廚房的整潔(否則-20分),所有的東西都不能落地(否則-41分)。丙檢的五個評分標準:1.工作態度與衛生習慣。2.配方制定。3.操作技術。4.產品外觀品質。5.產品內部品質。

3.丙檢的甜麵包要求底部直徑9.5公分以上,高度5公分以上,所以麵糰打到9分完成就好(比較硬,比較不會塌,會比較高),奶酥也是打到89分就好(會比較好包);如果自己在家吃,要柔軟好吃,麵糰就可以打到完全,奶酥也可以打久一點,會更好吃。

4.丙檢理想麵糰溫度為28度,這時剛好放入基發箱內發酵(箱內溫度28度、濕度75%),基發時間通常為1個小時,因為溫度影響酵母作用(最活躍溫度為35~38度),如果麵糰溫度多1度,則發酵時間就要縮短5分鐘,以此類推。現在用的是商業酵母,是單一菌種,所以發酵沒有續航力,這時就像賽跑選手一樣,保留實力在前面,將所有力氣用在快到終點的時候,所以後發箱的溫度通常設在35~38度。如果一開始溫度太高,讓酵母作用完了,後面可能就完了..

5.攪拌器的選用:麵糰類(會生筋性的)用勾狀攪拌器、麵糊類(重奶油類)用槳狀攪拌器、打蛋白/黃等輕的東西用球狀攪拌器。

6.丙檢規訂葡萄乾吐司的葡萄,必須放到麵糰裡一起攪拌。使用葡萄乾前需要先浸水(果乾類若沒有事先浸水,到時候會吸走麵糰裡的水份,使成品變乾硬。)過多水份又會使麵糰不易操作,且柔軟的葡萄乾攪拌易破,易釋放過多糖份阻礙酵母發   酵。所以如何加入葡萄乾是一個問題。用水快速沖過葡萄乾,瀝乾水份,放在一旁待用。等麵糰攪拌完成,再放入葡萄乾,打開攪拌機,默數123,停下。這動作重複三次,不攪破葡萄乾是最好的狀態(不會釋放裡面的糖份),再開始滾圓。在放葡萄乾的時候,要舉手告知監評,請監評簽名,表示確實有這個動作。

7.攪拌三個品項的順序:甜麵包→葡萄乾吐司→奶酥餡。麵糰先打,之後才打奶酥(油類較多),將攪拌器/缸刮乾淨,一來損耗少,二來器具會好清洗。

8.奶酥餡要好吃,就要打到完全,但會比較難包。考試要好包,打到九分發就好,奶酥餡用1速攪拌,大概一分鐘就好了。

9.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etty 的頭像
    Betty

    Betty的部落格

   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